唱片虽死 音乐常在——中国流行乐坛何去何从
前阵子小编提到过英国老牌唱片零售商、全球最大的娱乐音像制品销售连锁企业HMV本月15日宣布因为无力引资,公司已经进入申请破产程序。目前已被政府接管。HMV的结局似乎预示着乐坛唱片行业的发展已再无光明之路。随着数字音乐的发展,互联网付费时代的到来,流行乐坛的改革也是必然之现象。但无论如何,音乐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精神食量,是永远也不会消失的行业。传统行业的变革只会带来音乐产业的多样发展。
杨坤演唱会
提起中国的音乐产业,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唱片店里林林总总的唱片。于是,当音乐人宋柯发出“唱片已死”的感叹时,也就有很多人随之为中国的音乐产业默起了哀。而中国的音乐产业真的就等同于中国的实体唱片产业吗?答案显然不是如此。只不过在一段时间内,中国的实体唱片产业确实因为垄断性的销售数据,以及歌手缺此不可的平台、媒介效应,成为了音乐产业内的经济支柱,才使得其他载体和平台因为弱小而被人忽略。
时至今日,在中国音乐产业内,不说尚还存在诸多不确定性的数字音乐,单就进行时的状态,实体唱片业就已经没有底气再执业界牛耳。取而代之的是谁?自然是从小现场到万人体育馆,从一线城市到三线城市,从国外巨星到选秀新人等的演唱会。
实际上,即使在数字音乐还没有出现的时代,在音乐产业比较成熟的欧美国家,演唱会就一直和实体唱片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,两者各有各的平台,通过歌手发行新专辑时的配套巡演,还能产生商业上的互补作用。而对于重视现场的欧美音乐人来讲,演唱会也是他们的练兵场。
主打70后歌迷的“高晓松·此间的少年演唱会”,更是一次针对特殊年龄人群量身定做的演唱会。当年唱校园民谣的那些流浪歌手和诗人,如今已经变了长相,但那份音乐记忆里的情怀却依旧保留。
而顺“中国好声音”之势,为杨坤打造的“32场”演唱会,也显示出其背后团队的判断力和捕捉力,借“中国好声音”省去许多宣传上的投入,更实现了花小钱办大事的效果。
由“怒放摇滚”所引发的怀旧情节,今年将继续。中国不缺好音乐,也不缺好歌迷,但有时候往往缺的是能把对的音乐送到对的人的卖家。人文也好,品质也罢,有时候不仅只是说说而已,而更需要有更多的人去具体地做。口号挽救不了中国流行音乐,但通过细分市场继而突出人文,却能够让中国流行音乐产业多一条腿站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