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零后新音乐的“尴尬”处境
过去20年来了,中国的新音乐(区别于主流音乐的摇滚、民谣等风格)虽然不能说是裹足不前,因为我们在“魔岩三杰”之后,又先后有过谢天笑、新裤子、舌头、周云蓬、汪峰等一个个小的“亮点”,但始终无法跟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的崔健和1994年前后的“魔岩三杰”相提并论。
这就是为什么大众老以为“中国摇滚已死“的原因,中国摇滚当然没有死,只不过没有机会再出现在大众的“语境”里而已。而且,无论是哪个“新教父”,谢天笑还是汪峰,都没能如前任般从审美和价值观上改变一代人。
其中最惨的其实是“八零后一代”。他们不但得不到满目疮痍的唱片业的支持,同时还面临七零后一代的“挤压”。连1997年出道的汪峰也是最近几年才打开局面,更轮不到他们了。对于大众来说,就算是近年来在小众市场上呼风唤雨的郝云和李志都还是“新鲜”面孔哩,何况旅行团、好妹妹和Carsick Cars乎?可是,Carsick Cars这样的乐队也都已经混了八年了。
由此可见八零后新音乐的“尴尬”处境。尤其是主流市场里吴莫愁、邓紫棋等九零后已经开始抢班夺权的当下,他们仍然在苦苦挣扎。虽然他们自己可能玩得挺开心的,但是对于像我们这些“新音乐”的歌迷,同样也是同辈人,每每想到这些,还是会痛心疾首。这么好的音乐人,必须得有人出面支持一下吧?就像当年张培仁那样,抱着“没有市场就做出一个市场来”来决心做出“魔岩三杰”。